原标题:
崇左经济的“稳”“进”“立”“破”
——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一
□ 本报记者 蒋欣攸
我市每年对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设定,一直是历年两会关注的焦点之一。
政府工作报告显示,2023年,崇左市多项经济增速指标名列广西前茅。今年,崇左将力争实现“3个1000”、“7个100”具体工作目标——
“3个1000”即在建项目1000亿元、储备项目1000亿元、谋划项目1000亿元;
“7个100”即地区生产总值比增100亿元以上,固定资产投资比增100亿元以上,财政收入超过100亿元,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、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00家,招商引资亿元以上项目落地100个以上,新增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村、示范村、提升村100个以上。
相较往年,今年“进”的底色更显浓重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”,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脉相承,这也是崇左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,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的关键词。
作为经济发展的“压舱石”,工业在2023年崇左经济增长中发挥了“稳定器”的作用。去年,崇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均跃升至全区第8位,迈入全区第二方阵,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。在有效需求不足、社会预期偏弱、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,崇左工业能够维持一定的增长水平,显示出其较强的韧性。
“立”体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积蓄更多优势,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更多作为。伴随“321”特色产业体系的打造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加快构建,今年,工业发展新动能将持续释放。崇左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,“先立后破”将助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改造提升。在铜锰稀土新材料及循环经济产业方面,一批现有龙头企业稳定和扩大生产,锰业、稀土业技术改造获得支持,磷化工和锰精深加工将向新能源电池材料转型升级,产业结构内在的新兴力量占比上升,创新链和产业链向深度融合。对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财政支持,也反映出崇左在推动新型工业化方面所作的努力。
工业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今年,崇左将扩大有效投资,夯实“稳”的基础。狠抓重大项目,大力实施在建、储备、谋划“三个1000亿”工程,突出抓好500个以上市级重大项目建设等举措将拓展有效投资空间。
产业园区是产业项目集聚和投资效益释放的关键载体平台。对此,崇左支持主导产业链、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企业定制建设标准厂房,推行工业上楼模式,更加注重亩均效益。
为让经营主体“立得好”,崇左将最大限度取消民间投资准入机制,持续提升服务民营经济效能等方式将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,激发市场活力。
今年年初,崇左火热的文旅市场,折射出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。“进”,也是2024年崇左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字。崇左将从供需两端发力,提振旅游投资信心和消费信心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推动文旅振兴大提升大跨越”“大力实施客源引流住崇工程”“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”,德天瀑布、明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景区的建设水平将全面提升,彰显新时期文旅发展的新思维和新趋向。
数字经济、现代物流以及“直播+电商”等领域的发展则将进一步推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。
对内对外开放也释放出“进”和“破”的信号。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,凭祥沿边产业园探索实行“管委会+公司”管理模式,在巩固保税物流、大宗商品进出口等外贸基本盘的同时,培育新能源汽车、锂电池、太阳能电池“新三样”出口都将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释放发展动力。
在“稳”与“进”中找空间,在“立”与“破”间谋发展,在可以预见的将来,崇左一定能赢得发展主动权。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